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抽象为具体,寓教育于乐趣——浅谈计算课活动化的原则和操作方法

[复制链接]

1679

主题

169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41
学前币
441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20:0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作者:安溪第三实幼 郭梅云

  著名的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不是学会算术,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确,对人类的整体而言,数字的认识和运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对人的个体而言,对数的认识却是从一片空白开始。因而,对一个刚开始认识数字的幼儿而言,每个数字的理解、认识直至运用,无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重新发明、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计算课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创造的情景和空间,而不是甚于知识的传授。

  但是,传统的计算课往往是围绕某个算术概念,如认识数字"1"、"2",认识"加法"、"减法"等去分析教材,组织教学。幼儿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客体,而不是主动认识,创造算术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是在老师的有序指导下幼儿学习数字的过程,而不是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下自己发明、创造数字的过程;老师的备课活动也主要在于教材的理解水系,重难点的确定和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具,然后根据原先的计划、预定的步骤实施教学。这种做法往往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无法真正的理解,只是囫囵吞枣似地似懂非懂。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想,采用算术课活动化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所谓的算术课活动化就是用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算术课的教学内容,变算术课为各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幼儿作各种各样的充分活动中完成对数学概念和数字运算的认识,培养幼儿数的思维。


化抽象为具体,寓教育于乐趣——浅谈计算课活动化的原则和操作方法.doc (31.5 KB, 下载次数: 0, 售价: 2 学前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