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 幼儿园大班化学游戏:找动物

[复制链接]

3372

主题

337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3
学前币
68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7: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班科学活动《找动物》是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化学实验活动引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让化学科学走近幼儿所做的一次尝试。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化学实验活动视为幼儿之“禁区”,认为要创设适合孩子们感知化学科学的条件、环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实并不然,通过我们的尝试发现,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老师在活动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预设,都不会离孩子太远,就如本次活动,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实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幼儿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妙上,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的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幼儿初步涉入化学的领域,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运用化学小魔术,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稀碱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稀碱溶液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稀碱溶液画上小动物,晾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稀碱画了小动物的白纸,问:“纸上有什么?”“有小动物隐身在白纸里,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请出来?”(幼儿自由畅想)。  
2.教师演示:  
提问:“老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  
3.引导幼儿对水和酚酞进行比较(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药水,它的名字叫酚酞。  

二、幼儿实验并交流。  
1.老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一张隐藏着小动物的白纸和一杯酚酞溶液,让幼儿自已动手,把小动物请出来。  
2.幼儿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4.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实验过程。  
提问:“你请出来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样把它请出来的?”  
5.引导幼儿归纳得出结论。  
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颜色?是谁把它们变成红色的?他们是怎样隐身的?”  
结论: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  
6.老师实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应)  

三、游戏:“捉小偷”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① 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  
② 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  
③ 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偷显身呢?  
(幼儿自由讨论,各抒已见)  
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办法,开展“寻找小偷”的游戏。  
1.幼儿“搜索”;  
2.幼儿讲述自己“搜索”的经过和结果。  

四:结束活动  
酚酞溶液和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在一起的时候,会变成红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