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16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把闽南方言融入幼儿的生活

[复制链接]

4500

主题

4586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595
学前币
2205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3:4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厦门市第九幼儿园  田晶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闽南谚语已难得一见,很多典故没有多少人能道出个所以然,很多字词的发音和用法,已经和过去有所改变。而且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闽南方言的地位遭遇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就幼儿对闽南方言的了解以及运用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对闽南方言都已陌生了,而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根基,保护闽南方言迫在眉睫。文中就该如何集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把闽南方言融入幼儿的生活,留住我们的根,进而保护我们的闽南文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闽南方言 环境 氛围 保护

  临近新年,我们打算教孩子们念闽南童谣《十二生肖》,可让我们很失望的是,孩子们连最喜爱的小动物都不懂得该如何用闽南话来表达。零零星星有个别孩子能说出来,读音也是不标准的。于是我们在本班的幼儿及家长中做了个简单的调查,统计后发现在33户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24户家中有闽南人,也就是说,我们班有70%左右的孩子是闽南宝宝,但是在我们班的闽南宝宝中能用闽南话交流的幼儿却寥寥无几,大概只有四五个,其他的闽南宝宝有的是会听不会说,有的是会听会说但是不愿意说,导致最终他们只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地方母语——闽南话被淡化,弱化、边缘化的趋势严重,这样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

  一、闽南方言面临失传危机的原因

  (一)家长的不重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见表1),有很多家长与成人交流时说的是闽南话,而只是偶尔与孩子用闽南话交流;当家长用闽南话跟孩子交流而孩子用普通话进行回应的时候,很多家长并没有因此鼓励幼儿要用闽南话进行回应,甚至就干脆改用普通话与其进行沟通,且会与孩子用闽南话交流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辈的。有些年轻父母的理由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四六级英语证书,成了在职业竞争中的有力工具。于是,闽南语在社会沟通上遭遇了困境,也引发了在家庭环境中的屡受冷遇,很多父母不让孩子说闽南话,认为闽南话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导致说不好普通话。除此之外,在家经常有让孩子欣赏闽南童谣或是闽南故事、带孩子观赏过闽南风俗表演(不包括幼儿园组织的)都是少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的不重视让孩子们失去了语言环境,不知不觉中忘记了闽南语。


  (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现在有很多的幼儿园为了顺应社会的需要,满足家长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在幼儿园里推广普通话,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而忽视了闽南语教学,孩子又错失了一个可以进行闽南语交流的环境,且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引进了外地教师,他们根本不会说闽南语,而许多闽南的年轻教师也因为环境和就业的原因,越来越不擅长讲闽南语,其谴词造句也与父辈大相径庭,这样不规范的闽南话让年轻教师不敢传授给孩子们。

  (三)社会的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注重引进国外的文化,英语、日语、韩语等各种外语培训班遍地开花,就连70岁的老人家都会说“hello”,一直到了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出台,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才猛然发现,我们的闽南方言面临了失传的危机。

  但是,有一项调查数据让我们感到可喜,那就是在33位家长中只有3名家长不鼓励孩子说闽南话。这样的结果说明本地家长们对闽南方言、闽南文化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而部分外地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入乡随俗”,说说闽南方言,唱唱闽南童谣。

  二、闽南方言的重要性

  (一)闽南方言是“古汉语活化石”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以汉语为表达主体的,但同时也包含着以不同方言表示的地域优秀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言是一种载体和平台,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文化传播的载体。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同样是博大精深的。它涵盖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包含了礼俗、民俗、信仰信俗等制度文化的内涵,同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积淀孕育出的精神文化,创造出俗语、谚话、掌故、传说等口传文化及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美术等闽南艺术,闽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方言。例如:著名的高甲戏、歌仔戏,南音等优秀文艺剧种的作品都是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

  由此可见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传播、发展根基,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南部最早的汉语方言之一,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

  (二)闽南方言是联系台湾同胞与海外华侨的重要桥梁

  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不仅在地球上可以听到闽南语,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也可以听到闽南语。据报道,1977年,美国就曾把闽南话录制在“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向无边无际的宇宙太空播放,以寻觅地球的知音。因此,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

  三、集家庭、幼儿园、社会之力,保护闽南方言

  良好的语言氛围和互动的语言环境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有效手段。

  瑞吉欧的教学认为早期教育应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它包括教师、儿童、家长和社区各方面,要重视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纲要》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家庭、学校、社区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其中蕴含丰富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这些环境中进行交流、活动,幼儿的表达愿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一)家庭是学习语言最初的环境

  家庭在传承闽南语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可以多带幼儿感受闽南文化,多与孩子收看闽南语节目,听闽南语广播,或许有的家长会说:“这些我们都听不懂,孩子怎么会懂?”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此外,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家中,家长不但要与大人用闽南语进行交流,还要多与幼儿用闽南语进行沟通,并鼓励幼儿用闽南话与其对话,只要家长多说,孩子多听,相信在长期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幼儿会听会说。

  (二)幼儿园是幼儿系统学习的场所

  《纲要》中提出 “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其实推广普通话和保护闽南话是不矛盾的。普及普通话和保护闽南话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要同等重视闽南话和普通话,普及闽南话,使每一个孩子会听能讲闽南话。

  我园正在开展“闽南本土文化”课题的研讨,一走进我们幼儿园,你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纲要》中提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因此,我们将闽南方言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1.在户外活动中融入闽南方言

  早晨做操时,不但可以听到富有闽南韵味的旋律,还可以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念的闽南童谣;在户外活动中,“跳房子”、“点油点兵兵”等一个个让大人们能回忆起童年的、久违的闽南民间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更让幼儿们通过游戏中那琅琅上口的闽南俗语和闽南童谣中学会了闽南方言。

  2.在生活中融入闽南方言

  自然地与幼儿用闽南话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放学路上看到的,家里发生的,电视里看到的等等;用闽南话提醒幼儿的生活环节,例如上洗手间、洗手、喝水、吃饭等;用闽南话向幼儿介绍点心和餐点等。

  3.在学习活动中融入闽南方言

  我们幼儿园的主题都是围绕着闽南文化来开展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有意地将一些词语用闽南话传授给幼儿,例如“牡蛎”叫做“蚵仔”等。例如“玩”叫做“七桃”等等。

  4.在创造性游戏中融入闽南方言

  创造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交流空间,最容易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们尝试地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用闽南话进行日常的交流,例如打招呼时,用闽南话说“你好”,用闽南话介绍自己的角色,例如“我是医生。”“我是司机”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些生活中比较常接触的词语;让幼儿表演闽南童谣,在表演中学说闽南方言,或是让幼儿在故事表演中用闽南话进行简单的对话;在建构游戏中,让幼儿用闽南话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的建构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因此让他们用闽南话介绍自己的作品其实也是让他们知道这些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如何用闽南话表达。

  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从调查表中我们看到了成绩,大部分的家长都觉得孩子入园后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有所提高,特别是在闽南童谣方面,在与幼儿的闲聊中慢慢能听到孩子说闽南话了。

  (三)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更有责任为闽南文化的传承做贡献

  《纲要》中也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让幼儿爱家乡,就要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闽南方言,例如多推普闽南方言、多开设适合幼儿观看的闽南语节目、多出版适合幼儿的闽南语光碟等,从而达到对其保护的作用。

  (四)整合家庭、幼儿园、社会的资源,创设闽南方言学习的大环境

  只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里强调了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资源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90%的孩子回家都会将在幼儿园学到的闽南童谣、歌谣与家长分享,很多家长听不懂时会通过上网查资料、去书店买闽南童谣的光盘等方法解决,让我们感动的是有些外地家长还特意去请教会说本地话的人。幼儿园的资源有限,教师所掌握的闽南方言不一定很全面,我们应当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幼儿让家长和教师互相教授互相学习,通过社会开展更多类似“答嘴鼓表演”、“闽南偶戏表演”等活动,让更多的闽南艺人将闽南方言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都来学习闽南方言。

  保护闽南方言,弘扬闽南文化迫在眉睫,别把闽南方言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让闽南方言的种子在我们的幼儿身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随处听到一句句久违的闽南俗语、一段段生动的民间故事、一场场精彩的闽南戏曲……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