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班]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昆虫

[复制链接]

3372

主题

337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3
学前币
68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0:5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昆虫挂图一张。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  
——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①  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②  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③  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  
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  
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  
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